絕味食品的利潤哪去了?
時間:2023-09-09 14:39:42
8月28日,絕味食品發布2023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37億元,同比增長10.91%;實現歸母凈利潤2.42億元,同比增長145.55%。
【資料圖】
半年37億元的營收已經是絕味食品歷史最好水平,但2.42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卻不到之前高點的一半。
絕味食品的利潤哪去了?
【成本高居不下】
這年頭,做鴨也不容易。
透過絕味食品的財報可知,鴨副等原材料是公司最大的成本項,占到總成本的七成以上。與此同時,產品利潤空間也比較有限,毛利率長期維持在30%上下。這兩點同時存在就從根本上決定了絕味對鴨副等原材料的價格比較敏感,1%的原材料漲價投射到財報上可能就會有2%的利潤被吃掉。
2022年,鴨周期上行,鴨副價格隨之走高,其中鴨脖年內上漲27.5%。據華西證券統計,到今年一季度,行情徹底瘋狂,鴨脖價格從年初的15.3元/kg快速上漲至27.25元/kg,漲幅近80%。
今年上半年,絕味食品的毛利率跌至23.31%。如果不是公司通過大幅削減費用支出的方式來增厚利潤,那么半年報恐怕會更加難看。
二季度之后,鴨副產品價格下探,絕味利潤出現邊際改善。但從現實情況來看,下半年利潤繼續向上修復的空間可能并不大。
鴨類全產業鏈生長周期大約是14個月,如果從父母代孵化開始計算,那么商品代供給放量大約需要8-9個月。今年四月份鴨價回落是因為去年二季度有大量肉鴨集中投產,而去年三、四季度投產較少,這意味著今年下半年產量基本不會有大的改觀。
另一方面,飼料成本中樞的抬升也決定了肉鴨價格很難再回到之前的水平。
光大證券做過測算,對于肉毛鴨而言,鴨苗價格上漲大約貢獻成本增量的60%,飼料價格上漲大約貢獻成本增量的40%。過去幾年,全球放水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農產品價格,加上國際政治沖突和自然災害,糧食行情一路向上。
以豆粕為例,現貨價格從2019年的不到3000元/噸一路漲至2022年最高價超5600元/噸。今年一季度短暫下跌到4000元/噸以下,二季度又拉了起來,重新站上5000元/噸。
去年以來,絕味食品、周黑鴨等均通過數次提價來對抗日益攀升的成本。但繼續漲價勢必會影響終端消費體驗。
一面是降不下來的成本,一面是提不上去的價格,兩頭擠壓,要想擴大利潤空間就比較難了,更何況公司還面臨其他問題的擾動。
相關稿件
對話|極米董事長鐘波:智能投影想成為一個主流品類,年銷量要達到兩三千萬臺
拿阿云嘎玩梗,虞書欣的道歉體走紅,但她卻贏了人氣,卻輸了口碑
武昌武泰閘社區:人大代表“談”出實效,高效服務祛“管道頑疾”
第四范式通過港交所聆訊,虧損比率收窄,或成人工智能上市風向標
全球首家!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獲國產大飛機C919維修許可
香港:二季度住宿服務業收益同比增長45.5% 零售業收益同比增長17.5%
宏華數科:9月8日融券賣出8024股,融資融券余額8883.25萬元
科匯股份:9月8日融資買入7.23萬元,融資融券余額5966.86萬元
國家統計局:8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0%,環比上漲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