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盧書堂 手不釋筆 書寫晚年藝術人生
時間:2023-09-09 13:24:08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盧書堂(右)寫字時,總是一絲不茍
□記者李蕊
一位退休教師,每天手不釋筆,堅持練習書法,一練就是幾個小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書法書寫自己晚年的藝術人生。他就是長垣市惱里鎮惱里村西街的退休教師盧書堂。
今年83歲的盧書堂退休前是一位極為普通的教師。他自幼練習書法,年輕的時候經常幫助機關單位書寫材料等,后來被當地學校留校任教,從此走上了教書育人之路,直至退休。退休前,盧書堂曾任學校的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等職務,屢受上級領導的表彰,榮獲模范教師、先進個人、優秀校長等光榮稱號。2000年退休,他因為德高望重、桃李天下,被村委會、黨支部表彰,特送金匾“教壇精英楷模”。
退休后的盧書堂閑不住,雖然開了一家小書店,出售一些古典名著等書籍,但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研習書法上。盧書堂喜歡書法,多年來從未間斷練習,行楷隸篆,信手拈來。“練習書法特別鍛煉人。”盧書堂說。老年人練習書法,就是鍛煉身體,練字時手、腦、眼、心并用,就他本人來說,他每天上下午各練習兩個小時,天氣好的時候,他提著小桶、掂著筆在家門口的空地上寫,天氣不好,他就到屋里伏在桌案上寫。現在的他精神矍鑠,身體棒棒的。
很多人看他在地上寫字寫得好,就找他切磋,但更多的是讓他給自家孩子輔導,往往這時,盧書堂也傾囊相授,重拾當年在三尺講臺上的作風,認真教導。“孩子們學習書法要從楷書學起,最初講究的是橫平豎直。”他說,小孩子練習書法,練的是毅力、寫的是品行。漢字是傳統文化,漢字又常被叫成方塊字,寓意是讓人堂堂正正做人,所以孩子學習書法,不僅僅是為了把字寫好看,更重要的是學習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輝煌,從而端端正正做人。為幫助孩子們練字,盧書堂還經常贈送孩子們一些字帖,讓孩子帶回家臨摹。
由于盧書堂字寫得好,村里的板報前、逢年過節的義寫春聯等公益活動中總能看到他的身影。盧書堂說,看著自己寫的對聯能掛在鄰居的家門上,或者自己寫的字能掛在親朋好友的家中,他自己也感到很高興。
盧書堂還經常以書會友,結交朋友。而他的家庭也從中受益匪淺,從他的子女到重孫輩孩子都寫得一手好字。“字寫得好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會差,將來到工作中也不吃虧。”盧書堂深有體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