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一點通|什么是智齒?智齒到底需不需要拔?一起來看看
時間:2023-09-08 22:34:51
有位“朋友”,它可能在你吃香喝辣后,毫無防備的突然疼痛,讓你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什么叫痛徹心扉
【資料圖】
什么叫徹夜難眠
什么叫食不下咽
它能讓你輕松擁有以上體驗,這全都“歸功”于—智齒!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顆磨牙,一般來說,正常人有28-32顆牙齒,如果您從正中的門牙往邊緣數,第八顆就是智齒了。由于它萌出時間很晚,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都接近成熟,被當做"智慧到來”的象征,因此俗稱為"智齒。那么智齒都需要拔掉嗎?來,跟隨濟南南郊醫院口腔科一起來了解一下。
智齒并非人人都會長。有些人四顆智齒都會齊全,但也有些人只長一兩顆,甚至一顆都沒有。但是有人智齒是長了,但是它是阻生于口腔內的,本人可能是覺察不到,這種情況需要拍攝牙片才能看得出來是否長了智齒。
智齒要不要拔?
智齒早期并不是一定會有癥狀的。
如果是正常萌出且與相鄰牙齒間距合適,不會導致牙齦紅腫發炎,這種智齒是可拔可不拔的。
但是早期正常萌出的牙齒也不能忽視,需要留意一下最里邊的牙齦和頜骨是不是有輕微疼痛。
主要是因為智齒可能生長空間有限,如果再加上生長方向歪斜,可能就會扎進牙齦里,這種建議還是盡早處理,減少傷害。
如果平時經常性的牙齦腫痛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也可以通過拍片,以此確定拔還是不拔。
如果紅腫發炎,甚至發展成了牙周炎或冠周炎,那就需要多加注意,最好是拔掉。
拔完怎么自我護理呢?
很多人不想拔智齒就是怕疼或者害怕臉腫,其實掌握了拔智齒后的自我護理方法,就能避免擔心的情況發生。
剛拔完智齒時,傷口還是處在滲血狀態,醫生這時候會讓你咬著棉球,30分鐘以后吐出來,其實是為了壓迫止血。
切記,棉花吐出以后也別因為好奇心舔吸創口,以免再次引起出血。
拔完智齒后慢慢的牙齦會出現腫脹,甚至臉也開始腫起來,這時候可以通過冰敷改善腫脹程度,冰敷10分鐘,中間需要休息5分鐘。
拔完智齒1個小時以后可以吃點止疼藥,主要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麻藥消退,慢慢的就會感覺到疼。
如果過了幾個小時還是疼,還可以接著吃止疼藥。
等麻醉消退后(大概是在2~6個小時),可以吃一些溫涼的軟食(餛飩、面、粥之類的),如果剛拔完牙麻醉還沒消,但又餓的難受,可以先喝點牛奶墊墊肚子。
剛拔完牙的24小時是很關鍵的時期,像刷牙、漱口、吐口水這些動作是不能做的,嘴里有口水只能往里咽。
主要是在這個時間里需要血凝塊慢慢形成,起到止血和保護創口的作用。
過了24小時以后就可以正常刷牙漱口了,也別因為害怕不做清潔工作,反而讓口腔滋生細菌引發感染。
拔完前三天最好吃點消炎藥,有的比較難拔的阻生齒可能還會縫針,可以選擇輸液消炎,一周以后一定要找醫生拆線,同時也復查一下牙齒情況。
最后就是為避免拔牙區出血,一周內避免劇烈運動。
面對智齒,與其總是焦慮,倒不如盡快自我檢測或者尋求濟南南郊醫院口腔科專業牙醫幫助,了解自己的智齒情況,輕松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