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柳劍雄:聯合長三角優質科創資源,共同服務高質量一體化建設
時間:2023-09-09 02:11:55
(相關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費心懿 上海報道
9月7日,全球環境科學家大會暨第七次全球環境展望第二次作者研討會主論壇在上海召開,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位代表齊聚一堂,共謀全球環境治理大計。
作為本次大會的核心分論壇之一,2023世界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能源可持續發展平行分論壇同步召開。本次分論壇由同濟大學、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執行委員會主辦,同濟大學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承辦,21世紀經濟報道協辦,吸引了來自政府、高校、協會、企業等百名中外嘉賓,共話全球能源轉型與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同濟大學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柳劍雄發表致辭時談到,開發和利用清潔能源,在推動能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表示,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核能等清潔能源具有巨大的潛力,開發利用綠色能源能夠幫助我們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降低碳排放和環境污染。
就此,中國已經作出了里程碑式的榜樣。國家能源局今年7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3.2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
柳劍雄還表示,技術創新有望改變能源行業的格局和運營方式。例如,智慧電網、儲能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誕生,將推動能源行業破除“能源不可能三角”,從而兼顧能源的低碳、安全、經濟轉型。
“智能電網可以實現對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優化分配,使能源供需匹配更加靈活;儲能技術讓能源可以被存儲,以滿足跨時區和長距離能源需求——從電池儲能到氫能儲能,不斷涌現的儲能技術為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柳劍雄認為,“人工智能在能源行業的應用也具有革命性的意義。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人工智能可以優化能源系統的運行效率,預測能源需求和價格趨勢,提高能源供應鏈的可持續性。”
與此同時,柳劍雄還談到,政策和政府治理也是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需要國際間的合作。“作為一個全球性的議題,各國應加強合作,在技術研發、政策研制和經驗分享等方面進行密切合作。”
據了解,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是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同濟大學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作為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重點項目,以國家重點實驗室落地為重點,依托聯盟高校的多個城市研發平臺,助力示范區成為全國可持續發展乃至世界級城市群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樣本。
柳劍雄最后強調,“研究院的成立意在面向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的重大創新需求,聯合長三角地區頂級高校和優質科創資源,力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形成跨區域、跨學科融合的創新機制,共同服務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建設。”
相關稿件
同濟大學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柳劍雄:聯合長三角優質科創資源,共同服務高質量一體化建設
洛陽市舉辦人工智能產業成果發布對接活動,以智能化改造重塑千行百業
中原證券給予華安證券增持評級 2023年中報點評:經紀、資管優于行業 固收自營業績優異
2013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2013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你認為哪兩位球星會進入決賽)
2023年8月全國受理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1843.3萬件
航天華世股東張錦崢質押150萬股 用于為公司的借款提供反擔保
2023貴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招聘事業編制工作人員第二批擬聘用人員公示
外灘大會探討保險業如何穿越周期,科技助力及醫養融合是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