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關注!三大平臺公布“年度片單”,哪一款最能打造國民爆款?
時間:2023-06-24 09:57:56
騰訊的《父輩的榮耀》和愛奇藝的《大唐賦》《父父子子》,都是兩個平臺準備精心打造的“新主流大劇”。
【資料圖】
李沁繼續加盟《慶余年2》。
白敬亭、宋軼主演的《長風渡》已經播出。
《與鳳行》《蘇記》《無憂渡》《狐妖小紅娘·月紅篇》這些古裝劇,有的已經播出。
《慶余年2》宣布主演陣容,男主角還是張若昀。
三大平臺已經在科幻劇賽道發力,《三體2》《大史》《球狀閃電》《夢之海》值得期待。
6月19日,第28屆上海電視節正式開幕。騰訊視頻2023影視年度發布也在同一天舉行,大會上公布了騰訊視頻2023年影視年度片單,百余部多品類劇集驚喜亮相,展現出“多元、創新、前沿”的劇集發展新方向。而在5月上旬,“愛奇藝世界·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70+部優質內容片單,愛奇藝劇集將重點聚焦人間煙火、東方傳奇篇章,同時涵蓋生活、江湖、力量等重點類型;優酷同樣在5月初發布年度片單,八大賽道待播大劇資源達到70+,圍繞頭部化、垂類化、精品化構建全新劇集體系。
優愛騰三大平臺相繼發布片單,掀起一場比拼誰的陣容更豪華、內容儲備更豐富、競爭賽道更多元化的“年度片單之戰”。我們也能從不同的片單中直觀地看到各大平臺的爆款打造思路、未來發力重點及平臺新主張和新玩法。騰訊視頻給出的關鍵詞是“共創·向上”,愛奇藝給出的關鍵詞是“高質量增長”,優酷則打出“為好內容全力以赴”的平臺主張。不約而同的是,各平臺都在持續加碼優質內容的創作。
多元、創新、獨特,追求藝術精品,是長視頻平臺在劇集布局上的大勢所趨。相比短視頻越來越大眾化、碎片化,長視頻平臺的策略不是追隨,而是“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更精品化,沉浸感越來越強,追求大劇品質。從去年的《人世間》《蒼蘭訣》《夢華錄》《風吹半夏》等不同題材品類的爆款,到今年上半年涌現的《狂飆》《漫長的季節》《三體》等現象級大劇,在傳統優勢賽道與創新賽道上,哪一個題材類型最能打造國民爆款?我們試圖透過各方釋出的年度片單,來看看未來一兩年的熒屏趨勢。 采寫:南都記者 蔡麗怡
01
新主流大劇穩居C位
近年,“新主流大劇”成為中國電視劇市場的一種剛需。新主流大劇不是簡單等同于主旋律劇,而是體現國劇最高綜合創作實力的精品之作,形成全人群傳播效應、全社會話題熱度的口碑之作。以去年的《人世間》和今年初的《狂飆》為例,這樣的頭部國民大劇影響力不可小覷,也是平臺押注的重點。
在騰訊視頻發布2023年度片單大會中,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表示,當下內容創作的大趨勢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培根鑄魂;第二,情感要共振;第三,審美要升級;第四,好故事是基石。在他看來:“藝術是理解現實的媒介而不是逃避現實的手段,再恢弘的想象也要觸摸生活的質感。”他鼓勵創作團隊要創作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平臺也會進一步加大對歷史正劇、嚴肅文學、時代旋律、傳統文化等題材的開發力度。
騰訊視頻發布了聚焦林業改革的《父輩的榮耀》;由廣電總局重點指導推進的聚焦抗聯戰士的《歸隊》;以小人物展現新疆生活美麗圖卷、描繪民族團結圖景的《大海道》;以父子在戰爭中的毀滅與生存來揭示戰爭與人命題的《戰爭和人》;還儲備了《生死守護》《艱難的制造》《文城》《大山里的女校》等極具厚重感的主流大劇。
“愛奇藝世界·大會”也發布了要集中專注做大品質劇的“凝計劃”。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做大時代、大背景的史詩劇,雖然周期很長,制作難度很大,但“這個決心要有”。在愛奇藝2023年度片單中,重大革命題材被放在了關鍵位置,《覺醒年代》主創班底的新作《偉大的長征》,以大格局來拍,全景式描寫長征及影響中國過去一百年的偉人。重大歷史題材有《大漢賦》和《大唐賦》,對歷史有全新的解讀,讓帝王、人和時代產生新的勾連。重大現實題材《父父子子》,跨度比《人世間》更大,從東北抗戰一直寫到1980年,一個大家庭四代人的家國情懷,由《人世間》的導演李路執導。
守住價值觀,弘揚正能量,對社會有真觀察,對生活有真提煉,對人生有真感悟,新主流大劇是近年視頻平臺的布局重點。怎樣才能復制出《人世間》《狂飆》這樣的成功?怎樣才能觸碰觀眾的真心?平臺和創作人要拿出真本事和創作的真情。
02
古裝、仙俠劇回歸主賽道
古裝劇早年曾一度陷入低潮,宮斗權謀的后宮戲、升級打怪的仙俠玄幻劇,讓古裝劇的格局和視野都顯得不夠開闊,甚至屢碰雷區。其實,古裝劇一向深受大眾喜愛,如果創作視野不總盯著朝堂后宮,而是打開更多的想象空間,展現古代民間的風花雪月、市井人情、俠義傳奇,展現東方的美學韻味,或能為古裝劇帶出新的潮流。
去年的國劇市場上,產生了《蒼蘭訣》《夢華錄》《星漢燦爛》《與君初相識》《卿卿日常》等古裝爆款,可見古裝劇仍有著強大的觀眾基礎,重點在于如何激活它。古裝甜寵劇、古裝仙俠劇、古裝懸疑探案劇、古裝創業劇、古裝家庭悲喜劇、古裝傳奇人物劇……古裝劇復興,首先要回歸人物,創新人設,以豐富多樣的世界觀、瑰麗絢爛的想象、生動飽滿的劇情刷新觀眾的觀劇體驗。
在三大平臺的年度片單中,古裝、仙俠題材頗有重回C位的感覺。騰訊視頻的年度片單中,特別公布了一批展現出東方美學韻味的古裝劇,如《長相思》《與鳳行》《神隱》《九義人》《斗羅大陸》第二季等,題材涵蓋了東方神話、仙俠言情、熱血勵志等多個類別。更有多個IP改編作品《折腰》《什錦》《錯世》《永夜星河》《樂游原》《玉骨遙》等蓄勢待發。
值得一提的是,雷佳音繼《長安十二時辰》之后再次與馬伯庸合作,主演其新作《長安的荔枝》,格外令人注目。此外,騰訊視頻發布了與閱文集團深度合作的戰略,并聯合公布了《慶余年2》《贅婿2》及《大奉打更人》的最新進展。《慶余年2》和《贅婿2》均延用原班人馬,同時添加了新角色,讓觀眾感覺既熟悉又新鮮,很多劇迷表示已經迫不及待想看新一季了。
用東方幻想打造古偶劇“新視界”,同樣是愛奇藝的發力重點。由白鹿、張凌赫領銜主演的《寧安如夢》改編自晉江金榜IP,三條反差CP線打造極致情感體驗;白敬亭、宋軼演繹的《長風渡》帶來一段先婚后愛攜手成長的愛情佳話;楊超越、丁禹兮主演的輕喜劇《七時吉祥》,七世情節甜虐交織;任嘉倫、宋祖兒主演的古裝奇幻浪漫大劇《無憂渡》,畫面唯美詭譎,講述一個人妖共存的東方奇幻故事;虞書欣、張凌赫在《云之羽》中開啟一場關于信仰與愛情的成長之旅;劉詩詩、劉宇寧主演的《一念關山》從兒女情長到家國大義,帶觀眾走進不一樣的武俠世界;楊冪、龔俊主演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細膩演繹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愛奇藝手握兩大“85花”楊冪和劉詩詩的古偶新作,賺足了話題與關注度。
優酷今年初通過《星落凝成糖》《長月燼明》《護心》等仙俠劇的緊密排播夯實了“仙俠劇第一廠牌”的美稱,年度片單中,迪麗熱巴、龔俊主演的《安樂傳》,古力娜扎、許魏洲主演的《風起西周》,田曦薇、敖瑞鵬主演的《花嬌喜事》,吳宣儀、陳哲遠主演的《郎君不如意》,李蘭迪、朱正廷主演的《蘇記》等,同樣期待值頗高。
03
懸疑、科幻劇強勢崛起
近半年來,騰訊視頻多部具有先鋒表達的劇集獲得了市場的熱烈關注:生活懸疑劇《漫長的季節》以豆瓣9.4分成為近五年來國產劇最高分;七年磨一劍的《三體》取得了8.7分,被譽為華語科幻劇的標桿之作。兩部題材煥然一新、手法獨辟蹊徑的劇集,不但引發了全民追劇熱潮,還吸引了不同圈層性別的觀眾。大眾對新內容、新題材的渴望度極高,平臺和創作人敢于突破傳統、煥新活力,就會帶來新的競爭點和機會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騰訊視頻上線了華語精品短劇集群的“X劇場”,劇場秉持一劇一格,希望實現與觀眾、與創作者在視覺表達、藝術創作、沉浸劇情、情感共鳴的雙向奔赴。此次騰訊視頻年度片單公布了“X劇場”的多部作品儲備,除了已上線的《漫長的季節》,還有年代傳奇劇《歡顏》、古風探案劇《繁城之下》和東北懸疑劇《黑土無言》;在科幻領域也會持續探索與開發,《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大史》《群星》等劇集陸續進入到開發階段;發掘懸疑題材的深度與廣度,即將帶給觀眾《開到荼蘼》《掃鼠嶺》《血緣相對論》《棋士》等豐富多樣的懸疑作品。
今年愛奇藝的片單明顯增加了重大科幻題材的比重:比如劉慈欣小說《球狀閃電》的改編,由陳思誠執導;海外科幻IP《銀河英雄傳說》的改編,由《三體》班底打造;集科幻、玄幻、武俠、哲學元素于一身的網絡文學《間客》的改編,三部均是主打類型創新和匠心班底的科幻劇。愛奇藝的“迷霧劇場”也亟待升級和逆轉口碑,如何在強沖突、強矛盾下展現人性和命運,平臺還在努力做研發和做突破。
優酷則大膽下注了許多年輕化的科幻與動漫IP,《夢之海》《夜的命名術》《泰坦無人聲》《我們生活在南京》《靈籠》《脫軌》《玩家》,片單中大大小小的科幻IP有7部之多,主打與年輕人共情。
得益于電視劇《三體》的撬動,科幻劇正式升級為一條國劇賽道,開發驟然提速,平臺爭相下注。科幻劇的爆發,是國劇加速工業化與國際化的必然,未來能否在此領域再出幾部史詩級的爆款尚未可知,但國劇必定會在科幻題材里釋放巨大的能量。
相關稿件
每日關注!三大平臺公布“年度片單”,哪一款最能打造國民爆款?
世界信息:歐盟通過第11輪對俄制裁 俄外交部:制裁是非法的 俄已及時回應
你知道如何讓蚊子消失嗎?只需5分鐘,掌握“蚊子天敵”!-資訊
當前速遞!震撼!游享2.5K 165Hz標壓i7大屏筆記本只賣2996元
特斯拉AI賬號悄然上線:Dojo超級計算機下月開始生產 當前要聞
全球熱消息:參考消息特稿 | “千萬工程”20年實踐激發世界回響
全球焦點!2023年山東省男子7人制橄欖球錦標賽收官 泰安隊男子乙組問鼎冠軍
世界頭條:28天過會,A股近13年最大IPO來了 先正達千億商譽何解
劍與遠征雪與火怎么通關(劍與遠征雪與火寶箱怎么拿) 當前關注
【全球快播報】參考消息特稿 | “千萬工程”20年實踐激發世界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