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村干部不容易,要當好村干部更不容易。”施秉縣委書記彭世平在主講踐行群眾路線黨課時發自肺腑地說,“當村干部就必須有‘底氣’。”(6月19日 新華網)
村干部作為一個村群眾的主心骨,沒有底氣是當不好村干部的,你只有了底氣,你說話才是響當當的,才能吐口唾沫是個釘,然而村干部的底氣又從何而來啦?
村干部要有底氣,你首先要清正廉潔。俗話說,“公生明,廉生威。”作為一個干部,你要得到群眾的擁護,在群眾當中建立起威信,你就必須力求自己做到公正廉潔,自覺地反腐倡廉,不大吃大喝,不侵占國家和人民的財產,不與民爭利,要保持思想純潔,要有堅定理想信念,要牢記宗旨意識,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你才能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干干凈凈干事。群眾才能尊重你,你說話做事才有底氣。
村干部要有底氣,你必須是抓經濟的行家里手。當前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村群眾致富奔小康,盡快地讓農村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日子,是村干部最重要的工作。作為一個村干部,你要在群眾中樹立威信,讓廣大群眾尊重你,信服你,說話有底氣,你就應該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上有一套,你要主動地為農村群眾的產業升級,高效農業的發展,出謀劃策,要為村級經濟的發展上臺階,人民群眾的生活根本改善上有辦法,你才能夠在群眾中有底氣。
村干部要有底氣,你必須懂群眾,“心”入群眾。從過去的經驗可以看出,村干部越是和群眾關心親密,越是和群眾打成一片,群眾越是尊重這樣的干部,這樣的干部往往沒有官架子,知道群眾想什么,需要什么,因此他們往往在為群眾辦事的時候,就能夠辦到群眾的心坎上,讓群眾打心眼里喜歡,這樣的干部說什么群眾都愛聽,都喜歡聽,說法、辦事自然也就有底氣了。
領導干部的“底氣”不是從天而降,也不是因為你是干部就一定有,而是群眾給的,你只有服務好群眾,甘做群眾的公仆,你才自然而然地有底氣了。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