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時代的日益繁榮,人們喜歡依靠網絡獲取信息,面對虛實不分的信息,民眾不是隨波逐流,就是全盤否認。隨著網絡上一些似真非真、模棱兩可的領導干部巨額財產的曝光,再經過別有用心的人的大肆炒作渲染和故意引導,導致民眾對政府產生敵意。緣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互聯網信息龐大,政府無法隨時掌握消息,因而會錯過辟謠的好時機,二則是因為隨著公眾面對不公平事件和虛假事件,導致無法全心的信任政府部門。
龐大的網絡使用群體導致散播謠言是件不含技術含量的工作,各個論壇進行復制粘貼,在換個馬甲裝路人的發表意見,將本不怎么吸引眼球的貼子在就這樣“炒成”了“炸子雞”。再被圍觀網友四處轉載,本就未經證實的消息就披上了“真實”的外衣。然后,政府因為識人不明,用人不淑的原因坐實了不公平和不公正的罪名。這樣的結果當然會降低公信力,并因為惡性循環導致公信力越來越低。
所以,基于上述情況,政府部門應該做到第一時間獲取未經證實又殺傷力極大的消息,并且做到不瞞不藏,積極回應網友們的提問,承諾調查后會第一時間公布真相,只要態度誠懇,做到實事求是,信任這種東西不是哪么難以獲得的東西。事實證明,網友對一個個清清白白的政府會感到懷疑,因為龐大的政府系統總會有監管不力的漏洞,網友只是在乎政府是否將民眾作為國家的主人來看待,來信任。
作者: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