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在瀘州市南苑會議中心二樓舉行了杜曉剛先進事跡報告會。會議追授杜曉剛同志瀘州市“實踐黨的群眾路線優秀黨員領導干部”榮譽稱號。四川省委第四督導組組長高先敏出席報告會,瀘州市委書記蔣輔義在會議中作重要講話。(據5月22日四川在線)
竹,生存于逆境,以其堅韌不拔的毅力著稱。它耐得住長年累月的寂寞凄涼,它經得起寒來暑往的風吹雨打,中國人向來賦予并推崇它清俊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這般形象與英年早逝的“愛民縣長”杜曉剛何其相似。
扎根逆境,迎難而上,他似竹般堅忍。生于敘永江門一戶普通農家,幼年喪父,生活的磨難反而為他奠定了頑強的根基。扎根烏蒙山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激發了他逆勢而上的豪氣。水尾鎮的財政困境、東城棚戶區改造、藏區定波鄉普通村的“兩難”,工作中遇到的每一道難題,都是一座橫亙在他面前的大山,但他不僅有爬坡克難的勇氣,更有翻山越嶺的眼光和智慧。
虛心勁節,樸實無華,他似竹般強韌。與他共事過的人都贊他點子多、辦法實,殊不知從群眾中來的辦法才是最實際的方法,杜書記的“一線工作法”“三心工作法”無不詮釋著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堅定理念。只有附身體察民生疾苦,虛心采納民間智慧,才能讓竹的根扎得更深,竹的莖長得更壯,竹的葉散得更廣。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竹般樸實杜曉剛,鐫刻了一尊親民愛民的豐碑,吾輩應深學之;竹般氣節杜曉剛,樹立了一面艱苦奮斗的良鏡,吾輩應細照之;竹般堅韌杜曉剛,指明了一條無私奉獻的大道,吾輩應篤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