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CAM模具編程工作流程123..
2017-01-03 by:CAE仿真在線 來源:互聯網
第一部分 編程序編程序前前準備工作
1,分析圖形是否為一完整實體圖;
2,確定圖形加工編程的擺放位置和裝夾方法;
3,設置加工毛坯,確定加工編程零位;
4,對原始圖形進行一些必要的修改,以簡化圖形,方便后面編程;
5,正式進入加工模塊,設置編程零位,安全高度,設置工件和毛坯;
6,分析圖形工件,用不同顏色出分水平面,垂直面及曲面,方便快速選用合理刀具合理加工方法編程序。
第二部分 編程序編程序工作工作
1,開粗,選用合適的刀具采用最佳的方法進行第一次開粗
A,一般選用工件最大尺寸約十分之一的刀具,第一把刀盡量采用飛刀,方便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B,采用CAVITY MILL 3D挖槽加工方法,一般側余量留0.25到0.5之間,底余量留0.15到0.3之間
C,注意最小斜面長度的設置
D,加工切削方式一般采用跟隨周邊,注意跟隨周邊與跟隨工件的優缺點
2,二次開粗,采用最佳的方法選用最佳的刀具進行第二次開粗
A,一般選用第一把刀具一半左右大小的刀具進行二粗,側邊比上把刀多留0.05余量,底部余量一樣
B,采用3D挖槽或者等高等參考刀具的方法進行二次開粗(該方法使用得最廣泛)
C,采用使用3D或者基于層進行二次開粗(該方法一般是在第一把刀具開粗時使用了“最小斜面長
度”的時候使用)
D,注意二次開粗中參考刀具與使用3D和使用基于層各自的優缺點
3,三次開粗,四次....N次,一直N次開粗開到3毫米左右的刀具,特殊情況還需開到1.5毫米刀具
4,整體粗光(半精加工),選用合適的刀具合適的加工方法進行粗光
A,整體半精加工時一般使用20到6毫米的平刀或者圓角刀,采用等高并打開層到層之間剖切的方
法進行整體粗光,粗光的余量一般控制在0.05mm到0.15mm之間
B,整體粗光時“在邊上延伸”參數盡量不要打開,以避免刀路算死或算出不合理的刀路
5,平面側面光刀,用平底刀或者圓角刀對平面,垂直面及斜面進行光刀
A,先光平面,再光側面(包括垂直面和斜面)
B,一般情況下平面用面銑,側面用等高
C,如果圖形中有大小若干不等的平面及側面,應該用大刀和小刀清角分開來編程序
D,相鄰的側面和底平面盡量使用同一把刀,以防止接刀痕
E,如果側面與底面中間有小圓角,此區域加工應該采用圓角刀
6,曲面粗光,用球刀對屬于曲面的區域進行粗光
A,根據曲面區域大小選用合適刀具采用曲面區域銑削的方式加工,粗光余量留0.05到0.15
B,粗光時“在邊上延伸”參數盡量不要打開,以避免刀路算死或算出不合理的刀路
7,曲面精光,用球刀對屬于曲面的區域進行精光,
A,采用與粗光大小相近或者一樣的球刀對粗光過的曲面利用曲面區域銑削進行精加工,除碰穿位插
穿位等可適當留0.05mm左右余量用來飛模以及需要用銅公來放電加工到位的位置外,絕大部分情況下都要精加工到零位
B,精光時“在邊上延伸”參數應該打開,讓刀路沿曲面方向延伸0.2到0.5mm,走刀角度與粗光時
的角度垂直
8,局部清角加工
A,采用等高或者曲面清根切削中的參考刀具方式,利用合理刀具對局部未切削到的小角落進行清角精加工,余量應比前面精加工多設一到兩個絲左右
第三部分 編程序編程序后處理工作后處理工作
1,檢查驗證刀路
A,查看刀路憑經驗用肉眼檢查刀路,是否存在過切
B,采用UG過切檢查的方法讓軟件自動檢查驗證刀路
2,后處理,輸出GM代碼程序,出CNC程序清單
相關標簽搜索:UG, CAM模具編程工作流程123.. ug nx培訓課程 UG培訓 ug模具培訓 ug視頻教程 ug設計教程 ug軟件下載 UG-autoform-dynaform仿真一體化 ug在模具建筑室內設計工業設計的應用 UG代做 UG基礎知識 Fluent、CFX流體分析 HFSS電磁分析